夏天進行戶外活動大家都出盡法寶滅蚊,用UV滅蚊燈誘捕蚊蟲絕對唔係好新鮮事,而近日更有營友帶便攜式的滅蚊燈,露營的時候係戶外使用。到底滅蚊燈Work唔Work?就等我哋一齊睇下。

 
  • 非所有蚊趨光
透捕蚊蟲的方法有很多種,包括理用氣味、光線、二氧化碳濃度等來吸引蚊蟻飛近。而滅蚊燈的原理是理用蚊蟲的趨光性,以UV燈來吸引蚊子飛近,再以電網將蚊子電死。可是並非所有蚊子都有明顯的趨光性,雖然可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三帶喙庫蚊有較明顯的趨光性,但登革熱的病媒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 ;及絲蟲病的病媒致倦庫蚊等種類都沒有明顯的趨光性,UV滅蚊燈對牠們的作用有限。

  • 有殺錯無放過
除了蚊子之外,其實還有很多昆蚊都有趨光性。根據消委會於2004年對市面上9款滅蚊燈作出之測試報告指出,除了蚊之外,滅蚊燈還會透捕大量其他昆蟲,包括:蜜蜂、甲蟲、蛾、螞蟻等等。如果於市區、室內,或營帳內使用滅蚊燈還可接受,但如果在郊野戶外使用,可能會造成大量其他昆蟲無辜被殺,亦會對自然生態造成影響。

  • 人體比滅蚊燈吸引
到底在人體與滅蚊燈之間,蚊子會選擇飛向人體還是滅蚊燈?滅蚊燈對蚊子是否有足夠吸引力?消委會的報告同時指出,蚊子主要靠二氧化碳、溫度及氣味來尋找覓食對象。因此,在人體和滅蚊燈之間,蚊子較大機會飛向人體。

  • 結論:非萬全之策,避免戶外使用
總括而言,滅蚊燈有一定的滅蚊功效,但並非對所有蚊子都有效。使用滅蚊燈的同時應考慮穿着長袖衫褲,或採取其他防蚊措施。此外,為避免錯誤殺害其他昆蟲,應盡量避免在野外環境及戶外使用滅蚊燈,否則將可能造成生態災難。